8月26日下午2:00,2021年“青椒职业发展训练营”在职业发展中心华为厅举办。来自全校不同院系的80余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们齐聚一堂,在心理学系樊富珉教授的带领下交流畅谈。樊老师指出,希望参加训练营的青椒们能够达成三个目标:一是建立新环境中的支持系统;二是明确教师职业对人生的影响,三是探索职业发展目标。

初识彼此
樊老师首先带领大家进行暖场热身活动——手动操的练习。大家跟随口令,边做边喊口号,气氛逐渐活跃了起来。接下来,大家被场内五颜六色的丝巾吸引。原来,樊老师要根据老师们的出生地、学科、留学国别以及出生月份等信息进行多次的分组,便于老师们从多方面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进行交流。

在出生地分组环节,来自华北地区的老师们最多,他们聊着家乡的风物,互道着老乡。在学科分组环节,老师们介绍着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成果,交流新的研究创新点,进行思想的碰撞,期待今后的学科交流协作。在留学国别的环节,有两位老师都来自普渡大学,互相击掌交谈。在出生月份的环节,不少老师都找到了同月同日出生的朋友,非常幸运。接着,老师们进行了“我和你一样”的提问环节,大家每个人提出自己的一个特点,之后有相同特征的老师们要站出来。有的老师开始了“凡尔赛”:有谁和我一样没有参加过高考?有的老师透露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谁和我一样喜欢英雄联盟?”大家虽然戴着口罩,但是面对面的交谈与情感的流动却依然真切。




图 教师们互相交流
建立团队
分组完成后,每个人都要进行自我介绍,并且要加上一个特色动作,有的是花朵造型,有的竖起了大拇指,有的高举双手,大家创意十足。各个小组还竞选了组长,制定了共同遵守的组规,包括保密、发言真诚、守时以及非暴力沟通等。“启明星”“六六大顺”等小组组名也为活动增添了不少活力。最后,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伸出拳头,共同组成团结的圆环,造型美丽又有意义。
不少老师表示,经过独自科研生活的漫长假期,借着这个机会能够与同仁一起交流,减轻了步入新环境的孤独感与压力感。


认识职业
接下来,老师们围绕“大学教师的苦与乐”进行问卷填写与交流分享。来自化工系的林亚凯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喜悦主要体现在“三好”:帮助好的学生成长好,并收获好的成果。同时,自己能够争取获得高水平的研究。而压力主要体现在“非升即走”。在谈及清华教师的特征时,老师们总结了三点:首先是学术能力强,专业扎实、视野宽广;其次是教书能力强,要对学生认真负责;最后是学习能力强,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不断学习。

在大学老师的规划环节,有的老师将“上好一门主干课程”作为目标,有的老师致力于发顶刊,成为杰青;有的老师对自身的情绪管理和身心健康比较关注。有的老师坦言自己缺乏承办学术会议的经验。樊老师针对老师们的共性问题,给出了“长目标,短安排”的策略建议。


并肩同行,无问西东
将近3个小时的职业发展训练营在欢快与深度的讨论中结束了。老师们表示通过本次训练营,不仅找到了有共同志趣的朋友,还打开了思路,提升了多学科的思维。“感觉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未来的路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