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教师分享会
6月10日,生命学院教授刘栋做客“教与学”教师分享会,以“关于讲授全英文专业核心课程的一些思考”为题,分享了他对全英文教学的认识,并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有效地改进全英文授课的教学效果。生命学院副教授杨扬主持活动。

为什么需要全英文教学?
刘栋结合自己在生命学院开设“生物化学”课程15年的经历指出,在本科阶段选择一些专业核心课开展全英文教学,对于培养杰出科研人才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科学发现都是用英文发表的,所有重要的学术会议工作语言都是英语;另一方面对于将来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在本科阶段能学会熟练阅读英文文献,并用英语进行一般的学术交流(听和说),对于他们顺利过渡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全英文教学的可能性
那么,在本科阶段开展全英文教学的可能性又如何呢?刘栋认为,目前能进入清华学习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在听和说方面,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刘栋表示,就以往的经验来看,在上第一门全英文课时,大概有20%的学生完全没有问题,有15%的学生感到比较困难,当中65%的学生则属于“站着够不着,跳一下就能够得着的”。对于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只要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一点努力及遇到困难时多向老师,同学们请教,最后要对所学课程的框架和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也是没问题的。
“生物化学”是生命学院的第一门全英文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这样的安排除了考虑在专业知识上的衔接以外,也是让同学们先在大一上学期对大学生活有一定的适应以后,再开始全英文学习。
英语专业课并非英语课
本科的全英文教学最终是要让学生能逐步融入到英语语境中,在专业上习惯用英语来进行理解、思考和表达。具体来说,教师要在第一堂课就和学生说清楚上英语专业课的目的和要求:不要求能完美默写每一个专业词汇,认识就行;不要求书写和口头表达时语法百分之百正确;不要求有完美的口音,能正确发音即可。
刘栋会提前在网络学堂上传下节课的课件,并督促同学们通过提前阅读课件,做到对课程内容有大致了解,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他会把PPT做得很简洁明了,避免大家关注完整冗长的句子而错失焦点。除了教科书以外,刘栋也会给同学们推荐一些英文的课外读物,比如与课程相关的一些重大发现背后的故事。他还建议同学们在阅读英文书时,最好不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去拼出一个句子,而是扫描式地,快速地阅读。在阅读时,甚至可以把句子读出声来,来体会英语的语感;读英文教科书时,不要一遇到理解困难,就去读中文教科书,而是应该直接把不懂的英文句子搞懂,否则不利于养成用英语思维习惯。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对于提高英语的阅读和书写能力也会有很大帮助,因为做作业会迫使同学们去反复阅读教科书。
英语专业课怎么教?
对于授课教师而言,刘栋建议讲课时要用普通的口语,尽量用短的句子,而不是很长而复杂的书面语。他还特别强调了授课中英语重音的重要性。对一个英语为非母语的教师来说,要完全避免口音是很困难的,但如果把每一个单词中重音的位置放对,每一个句子中的顿挫抑扬的顺序放对,那么学生们听懂英语授课一般是没问题的。
刘栋还认为,全英文教学,并不意味着整节课中一个中文单词都不能出现。事实上,教师在长时间的英语讲授中,偶尔说两句夹着中文词汇的英语,或出现一两个中文词汇(当然要符合授课内容),可以起到为学生提提神,活跃一下课堂气氛的效果。但也要注意分寸,不宜频繁使用,否则会变成插科打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